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策解读
2020全国两会热点医养结合
来源:乐无忧智慧养老    发布日期:2020-05-28    人气:416
  李彬委员:医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18.1%,其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达到4000多万。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彬在全国两会上呼吁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

李彬建议国家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应成立医养服务专门协调机构,统筹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布局各类医养结合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医养结合机构存在医保结算障碍的问题,李彬提出,国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医养结合中医保报销、医疗卫生机构上门服务等方面的细化措施,明晰权责,降低进入医保的隐形门槛,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加大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所享受的补贴力度,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各级政府应将医养结合服务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医养结合专项补助资金,对公办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民办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发展养老服务等按不同类别给予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鼓励和推动社会各界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养机构。”李彬建议。


将失能失智失独老人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医保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所伴随的健康问题,对现行养老模式带来严峻挑战,传统居家养老及医养分离的机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何伟呼吁,将设施完备、功能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重点将失智、失独、失能老人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和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有计划地增加失智、失独、失能人员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8亿名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


“2019年,我们组织医护人员先后到多家养老机构为老人们义诊,检查结果显示,接受眼健康检查的老人60%被查出干眼,还有一些老人被查出白内障、飞蚊症等眼疾问题,这些老人中就包括一些失智、失独和失能老人。”何伟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养老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老年人口数量增多,但养老服务资源不足,聚焦重点人群不够,未明确关于失智、失独、失能等特殊人员医养结合的具体意见和操作办法,医养结合整体性、长远性谋划有待改进。

为此,何伟委员建议,打通医养结合多部门管理瓶颈,加强政府部门工作协同,由卫生、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联合出台医养结合发展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培养、购买服务等给予支持。

“要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方式,建立失智失能老人评估标准,根据标准对此类家庭进行财政补贴。可按照评估***,由医院和养老院接收一部分失智失能老人。同时,要加大养老高龄补贴覆盖面,将农村失智失能老人也纳入补贴范围。”何伟委员说。

何伟委员还建议,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拓宽资源配置渠道,鼓励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产业,推动建立市场化养老机制,建立医疗和养老机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以保证医养结合机构持久运营。

“建议落实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推进医疗和养老有效结合。在税费优惠方面,经认定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按规定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保障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发展用地,并提供相应的金融与政策支持。”何伟委员说。

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为解决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在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全力破解养老服务中的“堵点”“痛点”。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标准化研究所所长胡冶指出,医养结合在实际推进中,还有不少问题和障碍。他建议,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近年来,国家层面加强医养结合顶层设计,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加大推进力度,组织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胡冶代表调研发现,医疗结合在实际推进中,还有不少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在: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不足、护理型床位供不应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对接合作不够紧密;护理服务进家庭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存在执业风险;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一线人员收入低、社会地位低,造成相关专业毕业生不愿长期从事养老工作,流失率较高,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提供专业化服务。

胡冶代表建议,应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既能增强其医疗功能,又能弥补其业务清淡的状况。鼓励社区(乡镇)卫生院成立老年科,为常年需要治疗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医为主”的服务;放宽基层医护人员的执业地点,鼓励他们到养老机构执业或兼职,为一般患病老人提供“医养结合、以养为主”的服务;医保部门为医养结合提供规章和服务。

推进“医养结合”让“老有所依”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垦利区老龄人口也逐年增多。传统养老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今年垦利区两会上,政协委员,垦利区人民医院内五科主任陈旭带来一份关于加快推进我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

老年人易发生多种老年病,作为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医养结合将医护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应了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目前“医养结合”这种新兴养老模式已经在社会上体现其优越性。因此,加快推进全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十分必要。

对此,陈旭建议:

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医养结合”要素,满足市场多层次需求,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二是建立大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加强专业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家庭病房建设,加快建立家庭病房制度;

四是开展多种医养结合方式,比如养老院-医院签约合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卫生室-村办养老院合作等模式。

五是加快紧密型两院一体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解决老龄人照护问题。

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目前,养老医疗体系处于起步阶段,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何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也成为丞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滨州市人大代表、滨州宇航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金成建议,在全市上下树立大健康理念,立足滨州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拓展健康养老服务,不断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滨州市医养结合工作水平。

赵金成表示,滨州是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适合发展医养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是滨州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富强滨州的有力抓手,成立医养结合招商工作专班,2019年超额完成了招商任务,这也更加印证了滨州在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方面具有优势,赵金成建议,加强对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和养老服务系统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综合论证,加快制定全市医养结合整体规划,预留发展空间,切实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同时要创新体制机制,医养结合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能,需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建议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参与的医养结合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理顺发改、财政、民政、卫健、医保等部门的医养结合相关职能,统筹协调,加强协作,及时协调解决全市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赵金成还建议,要加大政策扶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医养结合招商项目做到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限期办结。对医养结合招商项目提供“保姆式”“店小二”服务,实行超前预审制,对医养结合项目拟申报阶段,先期介入,进行现场实地探查,做到指导在前、服务在先,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为提高所提建议的质量,赵金成经常联系选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求找问题切中要害,提建议切实可行,“很高兴能来参加这次会议,这些建议和议案,我都做了很多调研,我是共产党员、人大代表,理应当好群众的带头人,为滨州的建设我要积极做出应有的贡献。”赵金成如是说。

徐卫华:医养结合要建设自身标准明晰“医”和“养”

在20日举行的主题为“推进医养结合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的圆桌论坛上,沈阳市卫健委医养结合办主任、医养结合专家组组长徐卫华表示,养老实际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过程,养老领域应包含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健学乐购游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整个养老体系。

养老服务离不开医养结合,在医养结合方面,徐卫华谈到,医养结合所服务的群体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服务所有的老年人。狭义是指,服务特定目标群体,例如老年人中失能失智等类似对医养服务有刚需的人群。

“医养结合服务在于助力完成老年人指定需求。”徐卫华称,医养结合是帮助老年人在生命末期,能够舒适、有尊严的渡过最后一段时间的基本保障和重要保障。他建议,建设医养结合标准体系,做好医养结合定位。

除了建立标准以外,徐卫华表示,医养结合还需确定服务主体,服务的场景,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的支付方式。

在服务主体方面,徐卫华介绍,医养服务主体是医养结合机构,是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机构。只有医养服务主体得以明确,则医养结合机构的属性和职责也可变得清晰。其次,医养结合的服务场景,徐卫华认为,既可以居家做,也可以在社区和机构做。如此才能将医养结合服务扩展到千家万户的老人身边。

有了服务主体和服务场景,又该如何做好医养服务内容?徐卫华表示,一定要明晰医是医、养是养、医养是医养。“因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是两个完整的体系,因此两者之间界限清晰。”他讲到,医疗有自身标准、规范和支付体系,养老也有自己的标准、规范和支付体系。因此我建议医养结合一定要建设自己的服务标准、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由此,才能产生特定的服务内容。

针对医养结合服务的支付方式,徐卫华建议,要有长期照护保险介入。他表示,长期照护保险的模式单个独立,不依附于医保,如此,支付模式也能支撑这项事业向前发展。

王水生: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科学的进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类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结合我州实际情况,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仍面临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需进一步衔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相关支持政策措施需进一步完善等诸多难题。

建议:

一是理顺机制,出台高效医养政策。理清头绪,明确责任,理顺规划,各部门协同合作机制,充分考虑推进措施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从根本上破解医养结合的操作难题。

二是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双管齐下,稳步提升医养水平。完善社会福利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医疗和康复设施,引入专业的团队承接管理运行,提升服务质量;扶持民办养老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为养老服务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社会养老观念,以需求拉动发展。

三是加强协作,开发医养结合新模式。社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等服务。不具备设置医疗机构条件或医疗服务能力弱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或由有能力的医疗机构托管其内设医务室。依托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机构的无缝对接,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编辑:田雨芹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配合!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行业资讯
政策解读
公司新闻
合肥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合肥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软件企业编号:皖R-2013-0308  皖ICP备14022426号   皖公网安备:正在备案中...号 <